hbs04红宝石线路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办法
hbs04红宝石线路文件
榕外院研〔2015〕13号
hbs04红宝石线路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办法
科学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应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探索研究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对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推进规划编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向结合。规划编制既要认真总结以往的办学实践经验,全面分析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多方面、多渠道听取广大师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制订的过程成为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凝练思路、凝结智慧、凝聚人心的过程。
2.办学指标与机制建设相结合。规划编制既要科学制定办学指标,又要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都应当坚持将办学指标与机制建设相结合,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动力,促进具体办学指标的实现。
3.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规划编制既要总揽全局、科学谋划、协调发展,又要切实增强针对性,抓住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统筹衔接,在发展目标、建设任务、经费安排、机制建设等方面做到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动态管理。
4.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规划编制时应当对内外环境和校情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确立发展目标,制定主要措施时,做到既立足现实又富有远见,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科学性。
二、规划基本构成
规划应该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各单位子规划和实施方案及意见组成。
1.总体规划:为学校事业发展长期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规划等;
2.专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国际化与对外合作交流等专项规划。
3.各单位子规划:各单位应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和思路编制子发展规划。
三、规划制定及实施流程
1.调查研究。为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加强对规划期内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要对一些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教育发展思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任务、学校办学特色等进行研究,为编制规划打好基础。
2.同步编制。各子单位的规划既是学校规划的延伸和细化,也是学校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做好各子单位与学校在规划编制工作步骤和内容上的衔接是实现规划编制工作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
3.汇总起草。在前期调研、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总规划、各专项规划和子规划的总结,形成总规划、各专项规划和学子单位的文本初稿。
4.专家咨询。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规划咨询专家组,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论证,同时适时组织召开有关专家座谈会或研讨会,为高起点编制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5.任务分解。开展规划任务及主要指标分解工作,同时制定规划的实施方案,与规划执行部分签署目标责任书。
6.督查指导。做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各子单位规划实施落实工作的检查、监督工作,调查了解规划执行的进度、存在的问题等;
7.评估反馈。应将规划作为学校年度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对依规划编制的计划认真组织落实,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评估,到好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8.整改推进。通过评估反馈,对规划在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对规划在执行的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推进规划的整体有效落实。

hbs04红宝石线路政务服务中心 2015年10月27日印发